当前位置:首页 古代印章之官玺
古代印章之官玺
类型:北京刻章 加入时间:2016/3/29
返回列表
各国文字的形成、风格因地而异,主要分为齐、鲁、楚三大体系。考察古玺的文字和当时东方六国的铜器铭文、陶器、货币、兵器上的文字较为接近或符合,可见都是同一时期的遗物。但在光绪七年前,一般印谱都把战国古玺列入“杂印”古玺(古写作鈢、土木)通常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印章或称“古文印”印章直到清代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指出古玺中的司徒、司马、司工”等官名出于周泰之际,战国古玺”说法才最后得到金石学家的一致肯定。之后,清人吴大澂编的说文古籀补》收入了古玺文字、今人罗福颐编成《古玺文字微》古玺汇编》为古玺研究作出了贡献。 古玺可分为官玺、私玺两大类。古玺中常见的官名在先秦古籍上都有记载,有司工(印章)司马(印章)司徒(印章)相邦(印章)大府(印章)行府(印章)大夫(印章)啬夫(印章)疒酉军(即将军)印章)等。其他还有印章文字为“得志”印章“宜有千万”印章等内容的成语玺和图案玺。古玺大多是铜质、鼻牛钮,一般官玺约为2.5至3厘米见方,也有特大特小的以白文(凹文)凿款为主,而且大多有粗细与文字相近的边栏。现从众多的官玺中先辑数方印章,略加分析。 日庚都萃车马”一方烙马的古玺印章,传世最大的七厘米见方)文字奇肆,精美无比。这方巨玺给人感受最没妙之处莫过于这六个字的妥帖布置,也就是章法。其特点是一任自然,长这任其长(如“庚”字)而第一个又小又偏左的日”字,使人想起海天佛国普陀山之胜景,耸立于绝崖峰巅、欲堕而又不堕的万年卵石。萃、车、马”三字成行,却又绝不排匀,萃、马”两字尽量向右展其势,却又留下块块空地,以舒其气。这种文字之间的相互顾盼呼应,一件作品中最可宝贵的气势与意境之美。庚、都、马”三字中的几处斜笔遥相呼应,俯仰一测各具情态,而“都、马”两字几相连接,如知友重逢,互言契阔,极富情趣。全印章文字粗细变化,错落有致。而左右逼边,中间大块留空,并不显的松散,也是此玺的特色。作者把这些大小不一的文字,看来是互相排斥的因素,协调地组合起来,变杂乱无章为协调统一,给人一种形成结构上的美感。艺术大师吴昌硕说:刻印犹如造屋,奏刀之前,必需做到全屋在胸,预先打打好完整的图样。何处为厅堂,何处为侧屋,何处开门,何处启窗,应当一一作最恰当的安排,达到无可移易的境地,才可以动手建造,否则倾欹草率,顾此失彼,就难以结构完美无疵的房屋。这方古玺是古代无名工匠铸造的但欣赏这古朴而又精美绝伦的艺术殿堂,无不赞叹它门”窗”开得何等合适,气息何等通畅,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艺术创作才能不能不使我心折。 书家把排列得整齐没有变化的字,视作排列整齐的算珠,书圣王羲之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点画耳。这样的作品,必需是经不起细看、久看和反复品味的篆刻艺术,更要讲究全印章各字的苦心布置,能在不整齐中求整齐,不匀称中求匀称,不平稳中求平稳,才干给人以美的感受,这就是布局的技巧。如在潼都左司马”印章这方古玺中,难释的首字顶天,使“潼”字得以舒展,潼字“三点水”长短粗细方面也有所变化,全印章因这一字的敛左避右,形成了一种揖让安雅的风格,靠上第一排三字的排列上,也不字字顶天,所留空地与“左”上小空地形成自然的呼应。铜印章四边因碰撞、破损,造成四边粗细不等,反增添了几分古朴之趣。 印章与书法作品一样,不管印章大印章小,文字多少,一方印章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必需通过作者匠心的组合,达到合乎自然美的法则。下面再看三方尺寸较小的朱文官玺,石城疆司寇”印章、战丘司寇”印章和“文相西疆司寇”印章这几枚官玺印章。边款文细,别具风采,或单子成形,或上下两字融为一体。第三方印章中更可领会到文字之间相互挪让穿插的妙处。看,第一、第二字占地极窄,与中间两字似乎依偎、团结为两个字方圆并济,疏密得体,古玺中巧妙的构思,高古的风格,深邃的意境,这几方官玺中也可见一斑。 这里我必需强调的欣赏篆刻艺术不同于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绘画这些通过声音、动作、情节、表情、色彩来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只有张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联想的作用,来感受一方小小的印章所给予我美。离开了想象即使面对再好的一方印章,也只能欣赏它印章资料质地,只能识识印章上的篆字,当然,也谈不上也提高您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了